【杂谈】何谓强大
真正强大的,存在于灵魂里的东西,不是从比较中得出的。
几张图片是前段时间瞄过一眼的网络小说,今天回想起里面大段大段对于人性的阐述,突然抑制不住写杂谈的欲望。
直说了吧,这个世界的规则是什么?就是力量的平衡与碰撞。电子要从高轨道向低轨道跃迁,水要从高处流向低处,质量大的物体能吸引质量小的物体。放在生物圈中,就是弱肉强食,优胜劣汰。生物不断进化,就是为了在与环境的博弈中得到强大。强大是如此有价值,如此高贵,如同一片无穷无尽的平滑空间中高高耸立的引力奇点,它实在值得一切。
人类也受着这样规则的控制与限制,没错。我们经历几千年创建的文明社会,本质上从未触动关于力量的法则,其实大家都明白的吧。
那么,【平等】【尊重】【关爱】【同情】诸如此类的词汇,算什么?

是因为我们对【强大】的定义不同了。

在遥远的史前,判断人的个体强大与否的标准是如此纯粹,就像食物链上其他环节一样,就是拼杀、撕咬与战斗。这便是能比较的强大,甚至不局限于人类内部,这种强大能直接于所有它物竞争。最终我们站上了食物链顶端。
然后我们开始追求更多。在文明的构筑与发展过程中,人类能发现,更多不同层次的、不同含义的强大开始影响社会。
拥有金钱是强大,拥有武力也是强大。雄才谋略的领导者,与运筹千里的智囊、忠心耿耿的武将、三寸不烂之舌的辩者同样不可或缺。这样的强大根本不可比较,但是它们都很重要——不再以单一标准,或者说某一个个体的标准来评判强大,是解决社会分工的、人类文明史上重大进步。
渐渐地,以上这些在不同职业中的强大都赢得了社会地位,也就是“三百六十五行,行行出状元。”再然后,大概在文艺复兴时期,人的价值被进一步发掘,终于发现了在职业,或者说对社会的直接建设作用之外的强大——首先,是艺术。
艺术家常是落魄的。是有在生命结束前就得到极大尊重的伟大艺术家,但是从整个文学和美术范畴内看,这些人实在是少数的幸运儿。早期,艺术家不是种身份,而是一种不被重视的才能与在压抑中表达自我的需要。中外一些堪称艺术家的皇帝便是例子,他们在本职中是不同程度的失败者,但是到了能欣赏艺术之美的今天,他们得到了后人的尊敬。比如宋徽宗,比如李煜。
对艺术之美的欣赏,落后于艺术产生。我曾在之前的某篇注释中感叹过,这些伟大灵魂的命运,不由自己决定……比如塞万提斯,比如梵高。他们强大吗?当然强大啊,只要人类的文明尚未断绝,这个种族的史诗中绝对不会少了《星空》的映像。但是,这种强大是隐形的,常常被掩埋在为吃穿奔波的人的动物性中,难以在社会中取得直接的竞争力。
这种遗憾,促使我们反思。在那些直接的、与社会建设和人的需求息息相关的强大之外,还有更多强大。我们无法提前发现这种强大,正如一个时代无法预料下一个时代需要的艺术。【在强大显现之前,保护拥有强大的个体】——
因为不能预见,所以任何人都有潜在的强大。回顾历史,很容易明白某个人生阶段的落魄与社会地位低下,不影响后来强大的形成。
人类这个物种,除了影响整个种族的存亡的问题——譬如核战争——之外,能取得的最大团结就是对人的潜能的尊重——任何人,任何时候,都有着不可比较的,【强大的可能性】。
这就是当今社会的【博爱】与【平等】。

在当今这个自由的,尊重个性的时代,我们仍在挖掘灵魂中可能蕴含的,更多可能性。前所未有的人在网络上表达自己,爆炸性丰富的文艺作品,也在不停的探讨这个问题:
何谓灵魂的强大?
有意志无比坚定的人,宁折不屈的人,为了理想献身的人,这些品质,毫无疑问是强大的,过于强大的人性甚至会背离人性本身。但是,更多人并非如此,在极为丰富的故事中,我发现了一类与上面这些完全不同的人。
在显而易见的强大的反面,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脆弱。譬如对一段失败感情的念念不忘藕断丝连,对过去曾犯过的错误无法解脱困在无尽的惩罚中,对自己的缺陷与无力的极端自卑甚至宁愿去做一切来掩盖。这些懦弱,犹豫,困惑,挣扎。但是,不可思议的是,在思考后我仍然发现了其中的强大:
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愿放弃一段关系,互相伤害后仍未完全褪去的眼底的温柔,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后仍然渴求着某种事物的心声,懦弱到极点对一切恶意都妥协背后的不愿妥协之处……脆弱与强大混合在一起,大概这才是真正的人性。
有一段时间也在思考为什么觉得《凹凸世界》的世界观有些幼稚。成人的世界,最大的特征不是残酷,而是复杂吧。围绕着一个单一的强大的探讨,无论是推崇还是抗拒,都直接又直白。我能理解,简单纯粹的设定容易产生简单强烈的人物感情,能够快速塑造容易引发共情的人物。大家也确实喜欢留下幻想空间的故事。只是我个人有些恐惧非黑即白的世界观罢了。个人喜好,不争不争。
再说一下图片中《十载如憾》的故事。首先,这个世界上,强大的人永远是凤毛麟角。把上面提到的所有种类的强大拢括起来,也不是所有人都能达到的。再者,人生只有某一阶段,甚至某一瞬间达到光彩夺目的强大,这实在很正常。大多数时候,我们浮在世间挣扎着,唯有爬到最高或者跌到最低的短暂时间内,才能爆发出潜在的力量。
像故事中的赵这样的人的意志和手段,绝对算人中龙凤了,凭借强大得到推崇与维护,确实很正常。但她的脆弱之处——脆弱与强大就是混杂的——在于她不相信世界的法则。没有感觉到世界对自己的接纳,也就不会接纳世界。接纳真实,需要一颗多么强大的心灵,你不明白啊。
昨天还在三联的推送上看到蒋劲夫的家暴事件,比起故事,下面的评论更加让我思考。大部分都在讨论家暴这件事本身,那就是坚决地认为是不可原谅的。小部分讨论对于“第一个主动承认家暴”这件事的社会反应,认为很多人因为他的承认粉上蒋不可理喻。还有少数,认为三联这篇文章的态度就很奇怪,因为反对家暴应该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。
大概,这就是没有强大到能接纳真实吧——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人,还有这个社会群体。当然,无论女方做了什么蒋采取的暴力行为都是错误的,这是前提。家暴现象,确实存在着;绝大多数家暴者被舆论逼到最后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,这是真的;一些人凭着认可家暴者完成对自己会犯的错误的合法化,这也是真的。仅仅是一遍遍强调“对家暴零容忍”,无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这个现象和解决这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。这也没有办法,在评论区一遍遍强调不可理喻不可容忍,是因为大家对小环境的暴力恐惧又无能为力吧。
用道德直接下对或错的判断,真的不难,难的是如何使道德能够实行。要是问我的观点,我会觉得蒋的承认本身是不应忽视的进步,得到一部分人的赞同是应得的。有进步与确实犯了错不矛盾。敢于承认问题,直面问题的人多了,才能给家暴者在无法控制的愤怒与对外界绝对压力的恐惧中,留下冷静思考对错后果的空间。群体的舆论压力绝对不应代替当事人理智冷静,对自己负责的思考——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手段,现在的舆论压力有挤占掉当事人思考空间的嫌疑了。我认为,坚持正确观点是必要的,但是引导比压力更好。
一时没想到还有啥好说的了。

评论(20)
热度(11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图片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水蓝湾傻乎乎 | Powered by LOFTER